近期,中国科学家与国际同行一道,讨论达成了《科学家生物安全行为准则天津指南》,并得到国际科学院组织核可。这份指南涵盖了负责任生物科研的主要方面,提出了坚守道德基准、遵守法律规范、倡导科研诚信、尊重研究对象、加强风险管理、参与教育培训、传播研究成果、提升公众参与、强化科研监管、促进国际合作等准则。这是国际社会推广负责任生物科研取得的最新成果。
负责任生物科研是国际前沿问题,也是全球生物安全治理的重要议题,《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世界卫生组织框架下的讨论由来已久。中国早在2015年就首倡制定科学家生物安全行为准则,并本着开放务实、合作共赢的精神,推动多边讨论进程,受到国际社会积极评价。
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生物科技对保障、促进人类健康与福祉发挥着巨大作用。做好、管好生物科研,既充分释放潜力和红利,又避免被误用或滥用,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各国生物科技水平、科研管理实践不一,但促进生物科技发展、筑牢生物安全防线的决心别无二致。
《天津指南》根植于中国倡议,凝聚了国际共识,拿出了金点子,贡献了新方案,可以说是正当其时。制定者们鼓励各国科学家、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自愿采纳,国际科学院组织在核可信中也鼓励各国科学院组织积极推广并采纳《天津指南》。相信这份指南对所有利益攸关方都会有所裨益。
生物安全无国界,倡导负责任生物科研离不开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共同努力。中国天津大学、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科学院组织秘书处牵头,21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天津指南》的制定,展现出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及合作精神。这让我们看到了合作的力量、科学的力量。这也再次说明,面对全球性问题,只有加强互信、深化合作,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中国倡议源于中国实践。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安全,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不断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中国一贯倡导负责任的生物科研,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监管和自律体系,形成了浓厚的负责任科研文化。今年4月施行的《生物安全法》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立法原则,使生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人类文明进步。
中国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参与全球生物安全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同国际社会一道,不断提升全球生物安全水平,促进普遍安全和共同发展。
来源: 人民日报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255887/615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