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北洋讲席教授、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战略基地“天津大学生物安全战略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教育部第八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重点项目首席专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重点专项编制专家组成员、外交部参加联合国《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技术顾问。现担任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合成生物学技术专家组”唯一中国委员、iGEM“生物安全委员会”唯一中国委员、Bulletin of Atomic Scientists《未来病原体研究的国际框架》国际专家组成员等。
长期从事光合微生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在人工高效光合元件及系统适配以及高效“自养型”光能细胞工厂的创建等领域的研究属于国际领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Cell Report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Metabolic Engineering, ACS Synthetic Biology,Biotechnology Advances等专业杂志发表论文250多篇, 引用超过10,000,H因子53。在Springer-Nature、Wiley Press等出版专著4部。现担任8个SCI杂志副主编和编委。研究团队近年来陆续得到科技部‘973’ “十二-五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863”项目、“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项目、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及面上项目、天津市重点基金项目、以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的资助。
近年来关注两用技术生物安全研究,2018年牵头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中美合成生物学生物安全“二轨”战略对话;2018, 2022年两次作为联合国特邀技术专家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就合成生物学技术安全作大会报告;主笔联合国《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关于两用技术生物安全的两份全球性指南;牵头制定第一个以中国地名命名、内容以中国倡议为主的生物安全国际倡议《生物科学家行为准则-天津指南》。